最近湖南郴州“大头娃娃”事件冲上热搜,还是以前很早就有过的问题,“假奶粉”、“毒奶粉”这种类似事件再次上演,新生命的到来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到底这些特医奶粉乱象何来?中国飞鹤受此影响暴跌!
近日,湖南经视报道,最近湖南郴州永兴县多名婴幼儿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下降等现象,个别孩子还有不停拍头的行为,有的孩子头部异常,好似“大头娃娃”,有的孩子被确诊为“佝偻病”。
这些孩子均食用了名为“倍氨敏”的奶粉,但该产品其实并非“特医”奶粉,而属于固体饮料类。
近年来特医奶粉刚需群体扩大,因其可以满足早产儿、体重偏轻的婴儿及过敏婴幼儿的需求。此外,随着消费者对于特医奶粉了解增多,市场开始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中国特医食品的市场规模在20~40亿元。特医奶粉的受众面虽然较窄,但毛利润很高。但国产特医奶粉在市面上仍比较少见,消费者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这就给了很多不法商家可乘之机。他们通过生产蛋白固体饮料,绕开婴儿配方奶粉和特医奶粉的相关监管,但实际上的产品定位和目标群体仍是特医奶粉及其刚需人群。
四五线城市、县城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特医奶粉认识度不高,企业推广的成本较高。因此,生产特医奶粉的乳企一般将一二线城市和部分三线城市作为市场战略重点,这也就造成了在四五线城市、县城和农村地区特医奶粉较难获得,正规乳企不能满足上述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导致不法商贩进行夸大或误导式宣传,在市场上销售蛋白固体饮料,欺骗消费者。
****
三聚氰胺事件的教训历历在目,在大头娃娃事件的影响下,资本市场也迅速反应。
A股中,部分有婴儿奶粉业务的公司出现了下跌,如三元股份等,光明乳业今日也微跌0.29%,而贝因美却逆市微涨0.78%。
港股多家乳制品企业股票也纷纷下跌,蒙牛跌超3%,庄园牧场跌2.69%,雅士利跌2.17%,澳优却逆市上涨1.36%,受冲击最大的飞鹤奶粉大跌10.89%。
目前未有证据证明飞鹤奶粉与大头娃娃事件有关联,飞鹤奶粉的大跌主要是由于“大户”抛售。
据香港信报报道,外 媒引述交易文件显示,大摩私募基金出售了2.925亿股中国飞鹤的股份,每股作价13.25港元,套现了38.76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