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火锅界的第一名你第一反应是哪家,我想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海底捞,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呀,海底捞一向引以为傲的就是服务,说实话在服务这一点上海底捞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呀,近日,海底捞复工后涨价上了热搜!
近日,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晒出菜单,原本海底捞线下重新开灶令他激动不已,但一看价格顿时傻了眼,“人均220+,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小酥肉50块钱一盘,过分了啊。”
在微博上,吐槽海底捞涨价的用户比比皆是。有网友表示,最近两个人就吃了344元,而在疫情以前算上折扣,两个人消费不到200元。吐槽涨价的同时,也有网友表示菜量也感觉变少。
据4月5日晚间,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回应,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但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就网友反映的菜品价格上涨问题,4月3日海底捞公共关系部回应,目前海底捞各家门店复业桌数、接待顾客数量均有所限制,员工也无法满员工作,人力成本加上部分食材成本上涨,公司决定调整门店部分菜品的价格。
近日,西贝莜面村也被眼尖的网友发现涨价了。“本来以为海底捞涨价涨得有点多,转眼看了下西贝的外卖菜单,土豆条炖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
据一位餐饮业内人士判断,“只要疫情没有完全被控制,防疫工作还要继续,餐饮消费不能完全放开,会有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遇到这类问题,参与涨价的企业也很有可能会越来越多。”
****
其实关于该不该涨价这个问题,海底捞本身的消费定位实际上就是比较高的,经过这一次的疫情之后还往上涨价就好比把部分消费者的价格天花板打破了,自然也就引起了部分不满情绪,对于高端消费人群来说,这个涨幅还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
有些网友说,疫情收到冲击最大的就是餐饮行业,涨价自救也是在所难免,大家能够消费的起就去消费,反之也可以选择不去消费;持反对意见的网友则表示,大家在疫情期间工资也都没多少,何况海底捞的涨幅远不止6%,其他的消费水平也在往上走,消费者就成为了夹心饼干,左右为难,最后苦的还是自己!
其实这两部分意见不能说谁对谁错,企业为了自保可以适当涨价,消费者也有权利选择不去消费,所以大家是选择花大钱满足一下自己的味蕾还是选择保住钱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