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没能按时开学,但是现在慢慢的,疫情已经一步步趋于一个稳定的状态。所以很多学校也开始在筹备开学的事宜,但是却有一些不法分子借着这个机会,实施一些骗局。
近日,江苏南通,诈骗份子假扮班主任,混进某幼儿园班级群,称因疫情原因,要转账收取学费2395元。13位家长上当,扫二维码转帐3.3万元,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2月14日,南通警方还破获了一起类似的家校群诈骗案,3名嫌疑人已在广西落网。
教育部发布今年第1号预警,已有多人受骗!近期,据一些中小学生家长反映,有人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媒介假冒学校教师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开学和组织开展线上教学为由发布诈骗信息,要求学生家长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各项费用,致使部分家长上当受骗。
严禁以疫情防控名义乱收费,对此,教育部发布预警提醒,延期开学期间,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份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台电视空中课堂及部分省份网络学习平台,并提供有关教材电子版、“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库等学习资源,均为免费提供。
因此,不管是在微信群还是QQ群,家长在收到任何扫码交学费的消息,切勿急于汇款,一定要直接与班主任或校方核实真伪。
教育部要求,各级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办公室应进一步完善教育收费管理工作机制,认真履行教育收费属地管理职责,畅通举报渠道,严肃查处疫情防控期间乱收费行为;一旦发现涉及诈骗的收费行为,要及时将有关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
第一步,通过搜索获得班级信息,利用漏洞潜入班级
这些骗子通过搜索功能,找到各种班级群,然后利用有些群,老师管理不严格,比如不需要身份验证等,进入班级群,然后潜伏下来。
第二步,密切关注群里的信息和班主任的活动时间
进入群里之后,这些骗子不会马上行动,而是修改群备注后观察群里的情况,尤其注意班主任的说话风格和活动时间,伺机进行诈骗。
第三步,修改备注信息,冒充班主任发布收费通知
等到时间成熟,这些骗子会在班主任不经常出现的时间段,比如班主任上课的时间,修改成班主任的名字和头像,然后发布收费通知和二维码。那些积极响应的家长,一般就会受骗了。
这些骗子发布的收费金额,一般不少也不多,多了会引发警惕,少了达不到诈骗的目的,所以一般在300元以上,1000元以内(幼儿园收费会更高)。在此“赢在高三”老师提醒:学校不会乱收费,班主任一般不会在群里进行收费,如果遇到收费信息,家长不要着急,等落实无误后再缴费,谨防上当受骗!遇到有类似行为的诈骗,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收集证据,及时报警,不能因为没有损失或者嫌麻烦而放弃报警,这会让骗子更加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