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号的晚上各大卫视都开始了跨年演唱会,今年很多台都放了大招,让观众们不知如何抉择,于是基本上都是几个台跳着看的。那么有竞争就有排名,现在各大跨年晚会的收视排名也新鲜出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收视率第一的是湖南卫视,23%的市占率排名所有卫视的第一,直播关注度也达到了3.8%,第二名的是央视,市占率达到了10%,第三名的东方卫视,市占率达到了8%,明显可以看出湖南卫视与后面几位差距很大,可谓是一家独大。
****
首先得明确一点,电视台并不是依靠“收视率”取得收入,而是依靠提供“播出平台”取得收入。“收视率”是衡量一个播出平台优劣的重要指标。收视率不带来经济效益。
在有广告的前提下,收视率越高,意味着广告的辐射人群越大,该时间段的广告费用因为竞价的关系就会越高,电视台因此获益越高。
既没有插播也没有植入广告的情况下,电视台的收视率还会为其带来经济效益吗?
1、首先,电视台的收益模式不是单一的卖广告,还有拨款和会费两种收益模式。
拨款是根据拨款或者捐赠建立的公共电视台/频道,比如国外一些宗教福音,公益频道。或者是80年代初,市场化以前,咱们中国的电视台。
会费是依靠会员费维持收益的电视台。比如HBO,NHK,BBC
这些电视台是不允许出现广告或者植入广告的。NHK甚至不允许涉嫌推广的人物和企业采访,尤其是微妙时期的政治人物。
那么在没有广告的情况下,收视率对电视台的影响就在于用户数量。节目质量越好,收视率越高,可以期待的用户数量就会越多,电视台收到的会费就越多,电视台收益越大。
2、而在政府拨款建立的公共电视台来说,收视率对电视台本身是没有特别意义的。电视台是一个宣教平台,节目是为了传播政府意见,引导民众舆论和观点。收视率高低,对政府有一点意义,对电视台本身没有意义。
观众支付的费用根据收视率高低按比例分配?也就是说观众支付给电信运营商或广电公司的收视费用电视台有资格分享吗?如果有的话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收视率在影响这笔费用的分配?
中国的情况是,咱们每月18块的有点电视费准确的来说是“有线电视收看维护费”,也就是仅仅是线路维护的费用。这些钱不会流入电视台。而是进了有线运营商口袋。
收视率会直接影响广告费用大小。前些年央视广告标王,永远是新闻联播前的30秒。新闻联播众所周知,在那个时间段是全国毫无争议的收视第一节目。所以价格自然而然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