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在全国各个城市陆续上线,从最开始的上海实施后,很多城市都进跟脚步一起开始了,其实在上海前已经有部分城市开始实行,而成都的垃圾分类也在最近有了消息。
近日,成都中心城区首个“环保垃圾回收银行”在高新区启动。市民可通过手机注册,加入环保垃圾回收系统,把垃圾“存”入银行,获得收益。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推行垃圾分类。”成都市民肖宇星认为,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现实中真正分类投放的人很少。”记者调查发现,在这三个城市,通过前期的大量宣传、教育,不少市民都知道如何分类,问题在于“到底有多少人这样做”。
为鼓励更多的人分类投放垃圾,三地都做了很多尝试。
最近,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社区57岁的居民张启超就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每天将垃圾分类后,把可回收垃圾拿到社区附近的智慧垃圾回收馆。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一般的垃圾回收点不同,智慧垃圾回收馆的15平方米空间被分为垃圾回收区、积分兑换区和电子积分查询区三个部分。其中垃圾回收区分别设立了4个分类回收垃圾箱,可以分别回收金属、玻璃、纤维、塑料。回收馆进门处还有一个电子称重秤。
“每位把垃圾分类好送来的居民,将根据统一市场价格,按重量获得相应的积分。”回收馆的垃圾分类师赵晓娟介绍,积分达到一定额度时,居民就可以到管理员处兑换成现金或者牙膏、牙刷等日用品。“张大爷送来的垃圾有10公斤左右,大概可以获得1800个积分,按100积分换1块钱,能兑换18元现金物品。”
来自广元市城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份开始到现在,该市共设立了165个智慧垃圾回收馆,日均可以回收垃圾100多吨。
有哪些城市实行垃圾分类?
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据悉,全国46个重点城市均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多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初见成效。
各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继续向纵深挺进,一方面着力提升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探索垃圾智能分类,一方面发起教育攻势,真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应对挑战。
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这些现在已经围绕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了,看上去很困难,要做这件事情,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垃圾,但是这确实是环保的重要举措,等习惯了垃圾分类也就不会那么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