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赚钱是真的吗?拼多多杀出电商红海之后,无数人都想复制“拼多多模式”,成功者是资讯类APP趣头条,它以“社交+奖励”的裂变模式刷新了拼多多的上市记录。
趣头条的上市再一次印证,决定你赚钱与否的是商业模式,解决了客户“为什么愿意分享”的问题,你就能成功。
复制拼多多模式的人很多,为什么趣头条这么成功?
①拉新:游戏化营销 用户看新闻能赚钱。
②裂变:用户100%会分享,每人会裂变6人。
③变现:产品糟糕靠模式变现,倒卖流量赚取差价。
01、游戏化营销,用户看新闻能赚钱。
和当初的多多一样,提起趣头条,很多人的回答是“没听过”“没用过”“干什么的?”
把资讯内容产品看做商品的话,趣头条可以说是“资讯界的拼多多”,同样下沉用户到三五线城市,采用游戏化营销,借助微信以“社交+奖励”的裂变模式快速崛起。
与拼多多的“社交+省钱”裂变模式有所不同,趣头条是靠“社交+赚钱”的裂变模式成功的。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告诉你,有这么一个新闻APP趣头条:
①上线2年3个月就在纳克达斯上市(今年9月14日上市)了,刷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快上市纪录。上一次的刷新纪录的是拼多多,用时2年11个月。你会不会对它奇快的成长速度感到惊讶,去下载一个体验一下?
②看新闻就能赚钱,注册就能获得1-18元红包,即刻能用微信或支付宝提现。在趣头条用户收入排行榜上,总收入第一名已经挣了26万多元,周收入第一名已经挣了1万2千多元,你会不会去注册呢?
趣头条玩法是“看新闻赚钱”,用户登录、分享、评论等均可以获得金币奖励,每10000金币=1元人民币,金币可以兑换成现金,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提现,操作简单,赚钱容易。这和新玩家注册游戏一样奖励多多,而且是真金白银的奖励,刺激性十足。
不同于电商的新人优惠券、满减券、购物返现,趣头条直接给用户发钱,用户不需要花钱买东西,只要花时间看些新闻就有钱入账,所以拉新效果相当好。
02 用户100%会分享 每人会裂变6人
所有靠奖励拉新的企业都会面临一个问题:用户领了奖励后就会取消关注或卸载APP。但趣头条的用户会留存下来,用户登录率高达95%,而其他资讯聚合类平台的用户登录率不到30%。这源于趣头条的游戏化营销设计做到了:让来的人都注册,让注册的人必然使用,让使用的人必然再介绍人来使用。
1—18元不等的注册红包是小甜头,不足以留下用户,但60元的邀请好友奖励足够吸引人留下。裂变流量这一点上,趣头条的“诱导性”分享设计十分成功:
①3天内邀请6名好友使用趣头条就能获得60元现金奖励,任务简单人人都能完成。
②你邀请的好友再为平台拉来6名用户,也能获得60元现金。
③你能从你的好友获得的现金奖励中获得分成。
当回报够大,“社交+赚钱”的裂变模式不仅不会骚扰好友,而且刺激分享的效果极好,用户都愿意分享、使用趣头条赚些零花钱。
趣头条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的用户特征:对现金奖励敏感、愿为奖励花费时间;对资讯质量、广告反感度较低。这些人形成高粘度用户群体,在平台游戏化任务系统的引导下频繁打开APP、阅读、评论、分享,创造大量流量和高频活跃度,为趣头条提供了倒卖流量变现的基础。
03 产品糟糕靠模式变现 倒卖流量赚取差价
假设满分10分,给今日头条打6分,趣头条只能得1分。趣头条上的资讯内容比市面上的知名新闻APP都差,广告泛滥、诱导频繁弹出、界面“脏乱差”,内容毫无特色,阅读价值极低,几乎无产品性可言,没人会冲着它的内容去下载APP。但趣头条推广效率比任何高质量新闻APP都高。
截止2018年8月,趣头条App的累计装机量达1.81亿,月活用户6220万,在两年多时间内跃居内容聚合领域第二名,仅次于今日头条。
讲真,趣头条的成功和内容产品真没什么关系,至少目前为止是这样的。
趣头条“真正的产品”是流量,它做的是倒卖流量的生意。通过游戏化设计,用“社交+赚钱”低成本(按60元裂变6名新用户计算,拉新成本是10元/人)获取规模化用户后,再高价卖出流量收取广告费,赚取中间差价。2017年,趣头条广告收入占营收的99.2%。
趣头条的上市无疑是社群商业模式的优异性发挥了效用。如果说拼多多是靠低价产品和“社交+省钱”的裂变模式成功,趣头条则完全是靠“社交+赚钱”模式成功的,它所谓的内容产品毫无竞争力。
趣头条的成功再次印证,决定你赚钱与否的是商业模式,解决了客户“为什么愿意分享”的问题,你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