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型肺炎比非典具有更高传染性,这意味着新型肺炎防控存在长期性、复杂性。传播疫情将打断中国经济2019年底的弱企稳,给社会各界企业经营带来压力。于保险行业而言,疫情对保险业务的影响有哪些?我们来谈谈其中的挑战与机遇。
疫情对保险业务的影响有哪些?
保险业务受到疫情影响的不仅限于新单,还包括往年期交业务的续期,目前已经有个别大单客户出现保费困难问题。不过,由于大单业务占比极低,业界预期疫情对续期业务整体影响有限。
此前,大单的减少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受产品形态调整影响。5年后开始返还保费,定位为长期储蓄,而非对应大家的短期理财需求。二是保险公司出于风险控制考虑,大多下调了定价利率,诸如此前几年定价利率4.025%的年金产品,明显减少。
谈谈其中挑战与机遇
此次疫情于保险行业而言,并非仅是挑战,也有机遇深藏其中。
先说挑战,若疫情短期内得不到有效抑制,依托于线下代理人获客的寿险、依托于航运经营的财产险的业务开展会受到较大影响,另外,虽然目前防疫工作以财政兜底,但若时间延长,疫情扩散,以医疗险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健康险企业则面临赔付增长的不良影响。
而机遇方面,由历史数据可以总结得知。
03年非典推动健康险为代表的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快速增长, 5-8月在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期间,健康险单月保费同比增速高达309%、265%、158%、131%,之后随着疫情的稳定逐步恢复正常增速水平。
回顾非典疫情影响,除了造成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等负面影响,其正面影响在于不仅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自我防范意识,如人们自觉吃药打针进行预防,而且增强了对健康风险的保障意识,直接表现为健康险的销售激增。
当前,我国保险深度、密度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人均GDP抬升及国民意识抬升,保险业增长空间依旧充足。此次疫情传播范围广,三四线城市均受波及,这长期有利于保险消费人群扩充及保险市场下沉。
总结而言,此次疫情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保险企业经营短期受挫,但长期存在利好。短期内,保险企业需打好防疫协同战,防止业务进一步受冲击;长期需考虑经营模式的改变,防止二次事故冲击业务。此外,还需提升服务能力,迎接下沉市场的流量增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