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 山西省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人,1950年出生,企业家,台湾企业鸿海精密(下属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
1971年,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 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当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
****
一、创业首要是野心:“阿里山上的神木成其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决定了”
郭台铭认为,作为企业经营者,头脑中要装进去一张“世界地图”。从创立鸿海的第一天开始,郭台铭就有着强烈到不加掩饰的野心,那就是将鸿海一步步发展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企业。对此,郭台铭还做出过一个形象的比喻:“阿里山的神木成其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
正是因为有了强烈的野心,郭台铭才能将一个创业之初只有10名员工的寒酸小厂,一路发展成为全球员工超过120万的大型跨国集团,有这超过120万的员工,郭台铭自然有实力叫板包括微软在内的任何国外大企业。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创业过程中,许多创业者容易被眼前一时的利益束缚住手脚,迷失前进的方向,最终丧失了将生意做强做大的机遇。郭台铭的创业心得告诉我们,创业要成功,首先得有一颗强烈的野心,你在创业路上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的野心有多大。
二、创业三条件:“坚忍的毅力”,“向前冲的傻劲”,“智慧比聪明更重要”
创业不是继承家业,它是白手起家,是从无到有,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所以才有了创业维艰的说法。早年创业时,郭台铭为了拜访一个客户,曾在其公司门外淋着大雨等了好几个小时。许多年以后,在谈到这件往事的时候,郭台铭感慨地说道:“年轻人不要怕吃苦,更不能被困难吓倒,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和坚忍的毅力。”
在总结自己的创业心得时,郭台铭提出了著名的创业三条件,即“坚忍的毅力”,“向前冲的傻劲”,“智慧比聪明重要”。郭台铭的这三个观点鲜明的条件,如果概括起来,其实就是坚持、专注与远见。
在郭台铭看来,做到了这三点,创业者就不会轻易被外界所干扰,就会矢志不移地向着成功迈进。不过,知易行难,“坚持”、“专注”与“远见”这三大条件,都极为考验创业者,而要做到这三点,创业者所面对的最大敌人不是别人,恰恰就是自己,也就是说,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一切。
三、动力:“为钱做事,容易累;为理想做事,能够耐风寒;为兴趣做事,则永不倦怠”
创业成功后,郭台铭始终没有掉以轻心,还经常身体力行地到生产第一线,对细节工作进行认真检查。这不仅体现了郭台铭对企业管理和自我管理的严格要求,也在于他多年来一直是在为自己的理想和兴趣做事,能够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
郭台铭说:“为钱做事,容易累;为理想做事,能够耐风寒;为兴趣做事,则永不倦怠。”当然,为兴趣做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在这一点上,郭台铭认为要把所做的事业逐渐培养成兴趣。事实上,郭台铭一开始也是为了获取财富而创业的,并不是说兴趣有多大,但是后来,他已经成功把经营企业当作了事业,并对其培养起了强烈的兴趣。
郭台铭说:“工作是我的兴趣,做生意就是全身投入,而且不为物欲。”一直以来,尽管郭台铭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手下有着富士康这样庞大无匹的赚钱机器,但他始终和普通人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菜,乘坐一样的交通工具……
在他眼里,创业者只有不断追求理想,为兴趣做事或将事业培养成兴趣,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也才能最终获取大的成功。
****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中国台湾鸿海精密集团的高新科技企业,1974年成立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总裁郭台铭。现拥有12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客户群。2020年2月20日,入选福布斯区块链50强榜单(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