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是一个近年冒出的新名词,共享经济可以说是我们现在最大的一个经济变革。最早实现共享的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ofo小黄车。那么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呢?他就是戴威,一个非常年轻的创业者,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戴威个人简介
戴威 ,ofo创始人兼CEO,ofo党委书记,青年创业者,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 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本科,2013年毕业以后跟随团中央支教团在青海大通县东峡镇,做了一年的数学老师,同年创立支教团西部愿望教育促进会。2014年回到北大读硕士。 2014年与4名合伙人创立ofo共享单车,提出了“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理念,创立了国内首家以平台共享方式运营校园自行车业务的新型互联网科技公司。
戴威秉持“不生产车,只连接车”的理念,致力于满足城市居民短途出行需求的同时,推动共享经济和环境保护发展。其热衷公益,研究生时曾于青海支教一年,并发起西部愿望教育促进会,以推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先后启动了“西部愿望足球计划”“希望中国引擎计划”,开启了人才教育扶贫新模式。戴威曾荣获《财富》中文版“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二、戴威创业经历分享
戴威很早便与自行车结缘:2009年,戴威考入北大,入学后他加入的第一个社团就是自行车协会,当时他们骑车去过很多地方。
2013年本科毕业后,戴威选择了去青海支教,正是因为去支教,在交通不便的山里,自行车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交通工具。
2014年从青海支教回来,当时国内的创业创新风潮已经开始涌动,资本开始活跃起来。戴威闲不住,就拉拢了室友薛鼎等人,想把在青海骑自行车旅行的经历做成一个旅游产品。但是创业那里这么容易,尽管有师兄的投资,戴威的第一次创业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并没有放弃。
2015年6月17日,ofo在微信发布文章《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文章宣布ofo将为北大校园提供超过1万辆自行车以方便大家随时随地有车骑,同时也呼吁2000名北大师生贡献出自己的单车。这一次,戴威迎来了创业的春天,ofo逐渐步入正轨。
到今天,小黄车好似已经退出了共享单车的舞台,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可以看见它的身影,戴威也放弃了自己一手培养的ofo,但是这也是不可避免的结局,输给资本不丢人。
推荐阅读: